刚做物流那会儿,我每天扫楼找客户,被保安拦!
我刚入行做跨境物流时,公司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:
“去工厂扫楼,挨家挨户问有没有出口货。”
听着简单,做起来像社会教育。
01 第一次扫楼,我被保安拦在门口
那天很热,我拿着一本笔记本,背着单肩包,满怀期待地走进一家工业园区。
我刚准备往里面走,保安伸手把我拦住了:
“你找谁?”
我说:“我做国际物流的,来看看这边企业有没有出口需求……”
话还没说完,保安直接回一句:
“我们这不欢迎推销的。”
我只能尴尬地退回去。
站在烈日下,我突然意识到:
原来所谓“主动找客户”,现实比想象的残酷太多。
02 有时候进去了,也只是换一种尴尬
终于有一次,我成功溜进了一家做家具出口的小厂。
我满心欢喜地上到三楼办公室,前台女孩看我一眼,淡淡地说:
“你们做物流的今天第五个了,我们不需要。”
我愣在那里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:
扫楼不是主动开发,是低效碰运气。
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扇门后,是机会还是尴尬。
03 有些企业愿意听你讲,但你讲不了一分钟
我试过各种方式:
-
先假装客户
-
说自己不是推销,只是“路过看看”
-
甚至偷偷跟着工人混进车间
有一次,我终于逮到一个老板愿意听我介绍。
我才说了两句,他手机响了,转头一句:
“我先忙,你留个卡片吧。”
我没有卡片,只有写得不太整齐的笔记本。
老板看了一眼,说:“算了算了,你加我微信吧。”
我递过去手机,他摇头说:
“我很少加陌生人。”
然后我又一次悄悄走出厂门。
那段时间,我一天跑十几家工厂,收获几句“以后有需要联系”。
那种疲惫是真的能把人磨没热情。
04 转折发生在一个下雨天
那天傍晚下大雨,我淋湿了鞋,站在一个园区门口迟迟不敢进去。
我突然意识到:
我靠扫楼一天能找几个客户?
真正有出口需求的企业根本不在楼里等我。
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。
我努力了这么久,却一直在最低效的方式里挣扎。
我拿出手机搜“外贸客户怎么找”,跳出来一堆文章。
然后,有一个同行推荐一个工具:
“习惯每天用 👉 Gycharm外贸出口及跨境电商企业采集插件 找客户,现在一天能筛 200+ 外贸企业。”
是我扫楼 一个月 的量。
扫楼不是主动,是被动。
真正的主动,是你去找正在做跨境或者贸易的企业。
06 现在回头看,当初扫楼那几个月真的很傻
不是那种“努力没意义”,是:
努力用在了错误的地方。
以前我站在厂门口,希望客户能愿意聊我一分钟。
现在我每天坐在电脑前,就能触达几百个真实的外贸企业和跨境卖家。
以前我靠小心翼翼和运气。
现在我靠数据和效率。
以前我挨一个前台的冷眼就难受半天。
现在我每天都有十几条主动回复的消息。
07 如果你现在也在扫楼、扫园区,我特别想说一句话
你不是不努力,
你是把努力放在了客户密度最低的地方。
企业不拒绝你,
他们只是 ——
根本不在你扫的楼里。
真正有出口需求的企业在哪里?
✔ 平台
✔ 店铺
✔ 跨境生态链
✔ 正在经营的真实卖家
✔ 真实在发货的工厂
这些地方,用扫楼是永远碰不到的。
物流的客户,从来不缺。
缺的,只是找到他们的方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