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人教、没资源、没客户?我用3个月摸索出了一套跨境物流找客方法
刚入行做跨境物流的时候,我和大多数新人一样:
对价格表不熟、对航线不了解、对清关疑难一问三不知。
更尴尬的是——
没有人愿意带新人。
你问同事,他们说“多跑跑市场吧”。
你问主管,他说“自己去加客户”。
但你知道的,扫楼被拒绝、加群被无视、陌生私信没人回,这是新人每天的真实写照。
那时候我每天最大的焦虑不是业务学不会,而是:
我在哪里能找到一个愿意和我聊两句的客户?
于是,我开始自己摸索一套“没人带也能做”的跨境物流找客方法。
三个月后,我把第一批客户做成了长期合作,也彻底明白了:
跨境物流不是资源行业,而是“方法行业”。
下面这套,就是我硬生生踩坑摸索出来、适合所有新人的方法论。
第一:先别急着推销,你得先知道:客户到底在网上哪里出现?
当时我干了一个最蠢的事——
每天去工业区扫楼,看到外贸公司就冲上去递名片。
一个月下来,连五条有效线索都没有。
后来我突然反应过来:
出口企业和跨境电商商家,他们明明天天都在网上活动,我为什么不从线上去找?
于是我开始研究客户常出现的平台:
🏭 出口企业在哪?
-
阿里国际站
-
中国制造网
-
各类外贸目录站
-
展会官网(广交会、义乌展、消费品展)
🛒 跨境卖家在哪?
-
亚马逊
-
Walmart
-
Shopee、Lazada
-
1688 工厂的外贸订单区
-
TikTok Shop
当我真正把客户出现的位置摸清楚后,我才意识到:
新人不是没客户,只是以前找错地方。
第二:我找到第一批客户靠的不是“运气”,是“数据”
刚开始我每天手动查企业:
-
搜关键词
-
打开企业官网
-
找联系方式
-
记 Excel
一天下来不到 20 条,还累得不行。
直到我看到同行在用“数据工具”(👉 Gycharm外贸出口及跨境电商企业采集插件 )采集客户,我才意识到:
原来找客户也可以高效率、高精准。批量抓出口商、工厂、跨境卖家企业信息。
没人带你不要紧,只要你拥有一条“抓客户的管道”,你就有未来。
第三:新人最容易失败的地方:对所有客户讲同一句话
我以前给所有客户发一句万能开场白:
“你好,我这边做跨境物流,请问您有出货吗?”
结果就是:0 回复。
后来我才明白:
客户不回你,是因为你的话没有价值,也没有针对性。
于是我开始做“客户分类策略”。
我把客户分成:
-
跨境电商卖家
-
外贸公司
-
生产型工厂
然后写不同的话术:
🎯 给外贸公司:
“看到你们主要做五金出口,我们在美线有独立清关团队,我整理了一份你们同类产品的美线清关注意事项,可以发你看看。”
🎯 给跨境卖家:
“注意到你在亚马逊主做宠物类,我这边整理了一份猫砂类目的补货时效和成本对比,你要不要参考一下?”
🎯 给工厂:
“看你们工厂做户外用品,如果走 FBA,我可以给你做一份不同渠道的时效对比表,让你更容易给客户报价。”
一换思路,回复率直接暴升 7 倍。
因为客户感受到的不是推销,而是
“你能帮我解决问题”。
第四:真正拉开新人差距的,是执行力
当别人还在抱怨客户难找时,我每天做三件事:
① 每天采集 50–200 条精准客户
来自:阿里巴巴、制造网、亚马逊卖家、行业官网
② 每天筛选、分类、做标签
按:行业 / 国家 / 规模 / 类目 / 需求紧急程度
③ 每天输出价值内容
清关提示、时效对比、补货节奏、同类案例
当你坚持一个月,你会明显感受到:
客户开始主动找你
朋友圈有人问你线路
加你的比你加他们还多
甚至同行会问你“你怎么找到这么多客户?”
这时候你会真正明白——
执行力,是新人最大的护城河。
第五:如果你现在在跨境物流行业迷茫,其实可以从这一步开始
别急着推销
别急着奔跑
先搭建自己的“客户来源系统”
从哪里开始?
✔ 用数据工具快速抓出口企业和跨境卖家
比你去扫楼、加群、私信效率高几十倍
✔ 对客户分类
不同客户不同话术,提升回复率
✔ 输出价值内容,而不是硬推销
你提供的是“帮助”,客户才会愿意聊
这套方法让我从“没人带的新人”成长为“手上有稳定客户的人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