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销↑  谷歌搜客户、挖邮箱  谷歌地图   领英插件(挖关键人)  Instagram采集  Facebook采集  Tiktok采集  俄罗斯外贸  工厂获客  货代获客   
客服

跨境物流新人没人带?我靠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找客方法

“做跨境物流?你一个新人,又没人带,怎么找客户?”

我刚入行那会儿,这句话听了无数次。
当时我对整柜、拼箱、清关、尾程分发这些词连顺序都分不清,更别说出去找出口企业、外贸公司、跨境电商商家谈合作了。

但现实比打击更具体:
没有客户 ≠ 没有业务
没有客户 = 连公司都不愿意多留你几天。

那段时间,我每天机械地扫楼、加群、在朋友圈无差别吆喝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
我不想靠天吃饭,我必须找到一条“新人也能做”的方法。

于是,我开始自己摸索一套找客方法——
没背景、没人脉、不靠师傅,只靠“方法 + 数据”。

事实证明,这套方法让我从“每天发愁没客户”,到后来同时服务了几十家稳定客户,月出货量翻了三倍。

今天,我把这套“新人可复制”的方法完整讲给你。

01 不要从“跑市场”开始,从“理解客户”开始

新人最常犯的错误:
刚入行就想着扫楼、陌拜、加群轰炸。

但你仔细想想,你连客户是谁、他们在哪儿、他们需要什么,都不知道,你用什么去打动他们?

跨境物流的客户主要就三类:

  • 出口贸易企业/工厂
    有 FOB、EXW 出口需求的

  • 跨境电商卖家
    亚马逊、沃尔玛、Shopee、Lazada、Temu、独立站

  • 海外仓卖家或海外批发商

不同客户的需求完全不一样。
比如:

  • 工厂更关注时效稳定、清关能力

  • 跨境卖家更关注头程价格、尾程派送、可否对账

  • 外贸公司更关注服务响应、灵活性

当我把这三类客户吃透之后,我才敢开口谈业务。

02 跨境物流客户不是不见了,而是“全部跑网上了”

我其实转折点就在这里。

刚入行时,我天天想“为什么那么多物流业务,却没有客户愿意理新人?”

后来真的明白了:
客户没消失,他们只是换了地方。

出口企业在哪里?
——阿里国际站、中国制造网、义乌购、1688、各类行业展会官网。

跨境电商卖家在哪里?
——亚马逊、沃尔玛、Shopee、独立站、TikTok Shop。

甚至很多过去靠介绍的客户,现在都是在网上搜索物流服务、比价、找供应商。

也就是说,
新人不懂互联网找客户,等于永远追不上客户的脚步。

03 我摸索出来的“新人可复制找客方法”, 靠的不是人脉,是工具 + 流程

下面这套,是我验证过最有效的新人方法论。

第一步:快速“抓取”潜在客户,而不是盲目乱加

以前我靠手工查:
搜行业关键词 → 找出口企业官网 → 找联系方式
一天能采到 30 个就不错了。

后来我发现国外同行都在用“数据获客”方式。

于是我开始用工具( 👉 Gycharm外贸出口及跨境电商企业采集插件 )从各个平台采集客户, 批量、快速:

  • 阿里国际站企业

  • 中国制造网出口商

  • 亚马逊/Walmart 卖家信息

  • 行业目录站

  • 展会参展企业

  • 1688 工厂(做外贸订单)

那一刻我真正意识到:

不是新人没客户,是你还没用对方法。

第二步:分层分类,精准触达

新人常见误区:
找到 1000 条线索 → 群发一样的话术 → 全部石沉大海。

但我后来发现,分类越细,转化越高。

我一般会按以下方式分组:

  • 跨境卖家(关注价格/轨迹/清关)

  • 出口工厂(关注稳定、查验率、尾程派送商)

  • 外贸公司(关注沟通与时效)

每类客户,我写不同的开场白:

例如给工厂:

“看到您主要做儿童家居出口,我们在美国有稳定卡车派送,FBA、FBM 都可以对账…”

给跨境电商卖家:

“注意到您在卖厨房用品,如果您需要美森或以星快速补货,我可以给您同品类的稳定线路…”

一句话就能提升回复率。

第三步:不是“推销”,而是“让客户看到你能提供价值”

大多数新人痛点是:

发了 500 条信息没人回
发了一个月没有客户加你

其实客户不拒绝你,他们拒绝的是 无价值的推销话术。

后来我换了思路:
不推价格、不推服务,只推“价值内容”。

我做了四种转化最高的内容:

① 给客户提供他们产品在各市场的物流对比
(如美森 vs 以星 vs 普船)

② 给跨境卖家提供“补货节奏建议”
这类信息超级吃香

③ 提供免费清关风险提示
很多客户因此加我咨询

④ 提供同类目案例
“我们帮你同行做什么线路、时效多少、尾程怎么走”

当我从“推销模式”转为“价值模式”,回复率提高了 3 倍。

Gycharm专注外贸获客,提供谷歌搜客户、谷歌地图获客、领英获客 免费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