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销↑  谷歌搜客户、挖邮箱  谷歌地图   领英插件(挖关键人)  Instagram采集  Facebook采集  Tiktok采集  俄罗斯外贸  工厂获客  货代获客   
客服

货代展会摊位太贵,我转头用线上渠道找到了第一个客户

以前做货代的时候,我最怕听到一句话:“今年展会去不去?”
摊位费贵、差旅累,还常常“跑断腿、回头空”。
但同行越来越多,客户越来越难找,大家都在想同一个问题——
除了扫楼、跑展会,还有没有更聪明、更低成本的获客方式?

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:
我把目光转向了线上平台,在阿里国际站、中国制造网、亚马逊上,找到了大量出口企业、跨境卖家,
第一个客户,就是这样找到的。

一、客户已经在线上了,不是展会上

过去的货代,靠拜访、靠朋友介绍、靠展会堆人脉。
但现在,越来越多出口企业、跨境电商都在线上卖货。
他们在阿里国际站展示产品,在中国制造网接订单,在亚马逊上卖到欧美。

这些商家,每一个都有发货需求、报关需求、头程运输需求。
也就是说——

他们就是货代的新客户,只不过换了一个“被发现的地方”。

而展会的摊位费、机票、住宿,一趟下来几万块;
我把这笔钱用来做线上客户开发,反而带来了更精准、更持续的客户流量。

二、阿里国际站:出口商与外贸公司的“展示橱窗”

阿里国际站上的商家,大多是做出口的企业或外贸公司,
他们的客户来自欧美、中东、东南亚,
每一笔成交背后,都有货要发、有柜要出、有时效要控制。

适合货代找的客户类型:

  • 外贸型工厂(有稳定出口量)

  • 小型外贸公司(代工或贴牌生产)

  • 出口贸易商(多品类、多国家)

怎么找?

  1. 类目或者产品词搜索

  2. 看企业主页信息(主营产品、出口国家、员工数、交易次数)

  3. 找有“Gold Supplier”或“Verified Supplier”标识的优质客户

沟通技巧:
不要直接问“要不要货代服务”,
而是用专业的语气切入,比如:

“看到您出口美国市场,我们公司在美西有自营清关资源,
可以帮您节约3–5天时效,是否方便了解下?”

这种方式更容易得到回复。

三、中国制造网:源头工厂的“集聚地”

中国制造网上的商家,以制造工厂和代工厂为主,
他们做出口OEM、ODM、贴牌订单,很多直接发货海外。

为什么值得挖掘?
这些工厂虽然有稳定客户,但大多没有稳定的物流合作伙伴,
尤其是中小型工厂,对时效、费用都敏感,更容易合作、粘性更高。

筛选方法:

  • 类目或者产品词搜索

  • 看公司介绍里的“Main Markets”“Export Percentage”“OEM/ODM Service”字段

  • 优先联系有明确“Export License”的

沟通方向:

“我们长期服务贵司出口的国家航线,
对同类产品(例如金属件、塑料件)的包装、申报有经验,
可以帮您减少查验和延误。”

这种话术比“我们是货代”更有吸引力。

四、亚马逊平台:跨境电商卖家的物流“痛点池”

亚马逊的商家虽然是面向终端零售客户卖货,
但他们的货源几乎都来自中国,每个月都在发FBA补货。

对货代而言,他们的痛点非常集中:

  • FBA入库复杂(标签、箱规、仓库预约)

  • 时效要求高(补货延迟会掉排名)

  • 找不到稳定可沟通的物流商

挖掘方法:

  • 类目或者产品词搜索

  • 查看卖家后台公司名、品牌名

  • 用品牌域名反查公司网站、LinkedIn、1688主页

沟通话术:

“我们在深圳有亚马逊FBA专线,
可提供贴标、打托、入仓全流程,
已服务超过300+美国、欧洲站卖家。”

一旦跑通一个卖家,
往往每月都有固定补货——
这类客户的复购率远高于传统外贸公司。

五、为什么线上找客户更具持续性

  • 可规模化: 一天能筛上百个潜在客户,不受时间地点限制;

  • 可追踪: 线上联系后,可用邮件、电话、微信持久跟进;

  • 可自动化: 借助采集工具(如👉Gycharm外贸出口及跨境电商企业采集插件),
    批量导出企业信息,建立自己的客户数据库;

  • 成本更低: 无需展会、差旅、样品成本,每天在办公室也能开发客户。

对货代来说,
这不只是找客户的方式变化,
而是客户获取逻辑的重构:
从“被动等待展会客户”→“主动在平台挖掘目标商家”。

那年我放弃了展会摊位费,用同样的钱去研究线上获客,
第一批客户就来自阿里国际站。
后来陆续又从中国制造网、亚马逊找到更多稳定客户。

现在我深有体会:

货代,不需要再跑断腿,客户就在屏幕那头。

展会是一锤子买卖,
而线上,是源源不断的客户流。

Gycharm专注外贸获客,提供谷歌搜客户、谷歌地图获客、领英获客 免费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