🚢 货代必看!这3个平台帮我每天挖到100个出口客户
做货代这些年,我最大的感受是——
找客户越来越难,开单越来越难。
以前扫楼、展会、朋友圈推广都能拿到单,
但现在,即使你天天发报价、主动加客户,
回复率也越来越低。
我曾经一度怀疑是不是市场不行了。
但后来我发现,不是客户没了,
而是——客户“换地方”了,也“变聪明”了。
💡 为什么客户变了?
这几年,全球外贸环境变化太快。
-
传统外贸工厂开始做阿里国际站、做独立站。
-
很多年轻企业家直接跳过展会,入驻亚马逊、Walmart做跨境电商。
-
他们更习惯线上寻找供应链、比价、沟通。
-
他们关注的是“物流体验”和“服务能力”,而不是“谁电话打得多”。
也就是说:
客户不再等你上门拜访,他们早就在平台上活跃着。
谁能在他们常去的平台上找到他们,谁就能拿下订单。
所以现在的货代,不是要“推销自己”,
而是要去“客户聚集的地方”——主动挖掘。
我摸索了两年,最后发现最有效的三个平台是:
阿里国际站、亚马逊和Walmart。
每天都能挖到几十甚至上百个有出口需求的客户。👇
🌍 第一站:阿里国际站(Alibaba International)
外贸工厂、出口型企业的聚集地
阿里国际站是我最早接触的客户来源平台。
上面的企业几乎都是主动出口的工厂、制造商、贸易公司。
他们在平台上上架产品、找买家、谈价格,
也意味着——他们每天都有出货需求。
💡 我的做法:
-
打开阿里国际站搜索框,输入行业关键词,比如:
textile manufacturer,auto parts factory,pet supplies exporter。 -
点击公司详情页,看是否有【制造商 / 出口商】字样。
-
找公司名、邮箱、网站、联系人。
每天轻松能找到几十上百个潜在客户。
这类客户订单稳定、利润合理、沟通高效,非常适合长期合作。
🛒 第二站:亚马逊(Amazon)
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卖家平台
这几年,跨境电商的爆发让无数卖家开始自建品牌。
这些卖家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厂,
但他们每月发货量惊人,
而且越来越多的卖家在国内备货 + 海外仓发货,
对货代、头程、FBA仓派送都有长期需求。
💡 我的做法:
-
在 Amazon搜索热门品类:
home storage,kitchen tools,beauty accessories等; -
点击商品 → 查看卖家名 → 进入店铺;
-
查找品牌网站(通常会留在店铺介绍或详情页);
-
再去官网找到邮箱、WhatsApp 或 LinkedIn 联系方式。
重点关注:
-
“Ships from China”的卖家
-
品牌注册在中国或香港的卖家
这些卖家多为中国团队操作,每月固定出货,
对物流的要求远高于普通工厂。
🏬 第三站:Walmart(沃尔玛电商)
北美市场最具潜力的品牌卖家集中地
Walmart虽然入驻门槛高,但平台上的卖家质量极高。
他们普遍有稳定品牌运营、长期销售计划,
比亚马逊卖家更注重合作的稳定性。
💡 我的做法:
-
打开 Walmart;
-
搜索关键词:
furniture,toys,home decor; -
点击商品 → 查看“Sold and shipped by XXX”;
-
进入卖家主页或独立站,找到联系方式。
尤其是:
-
发货地显示“China / Hong Kong”的卖家;
-
品牌官网有中文痕迹或亚洲风格的;
这类客户基本都是跨境团队在运营,
一旦合作上,他们的发货量相当稳定。
🔍 客户的三大新特征
| 特征 | 表现 | 对货代的启示 |
|---|---|---|
| 线上化 | 主要通过阿里、亚马逊、Walmart运营 | 要在线上渠道找客户,而不是线下扫楼 |
| 品牌化 | 越来越多客户做自有品牌 | 货代要学会讲“品牌物流方案”,而不是只报价格 |
| 高效率 | 喜欢邮件/微信快速沟通 | 快速响应 + 提供报价模板成关键竞争力 |
✅ 小结:
| 平台 | 客户类型 | 特点 | 适合的货代类型 |
|---|---|---|---|
| 阿里国际站 | 出口制造商、贸易公司 | 稳定、传统外贸客户 | 散货、整柜、海运空运皆可 |
| 亚马逊 | 跨境电商卖家 | 频繁出货、服务敏感 | FBA、头程、退货换标 |
| Walmart | 北美品牌卖家 | 长期合作、注重服务 | 北美/欧美专线货代 |
🚀 最后想说
客户没少,只是换了地方。
他们不在展会,不在工厂门口,
而是都跑到线上,在这几个平台上忙着卖货。
现在我靠这3个平台 ,有时自己找,有时借助采集工具,我用的是 Gycharm外贸出口及跨境电商企业采集插件,可以帮我节省时间,
每天都能拿到100+精准客户名单。
